10
Nov
规模化养猪场—建筑工艺及设施配置篇
随着养猪业的发展,传统的饲养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化养猪生产的需求,养猪生产已逐步向良种化、标准化、规模化方向发展。规模化养猪标志着养猪生产进入了工厂化阶段,其显著特征是高密度、高产出、高效益。那么,在猪场规划建设中,如做到科学、合理建设猪场?
规模化养猪的猪舍通常有单列式和双列式两种。以年产肉猪1000头,双列封闭式为例,对猪舍的建筑设计规划如下:
地基
承托建筑物的土壤层,称为地基。地基要有一定的厚度、结构一致、抗冲刷力大、无侵蚀性地下水,地下水位离地面不少于2米。除淤泥、泥炭、细沙等外,一般的土层都可以作为猪场的天然地基。对不能作天然地基的上层,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工加固,防止建筑物不规则下沉,影响建筑物的安全。
基础
基础的主要作用是承载猪舍的自身重量、屋顶积雪重量和墙、屋顶承受的风力。基础的埋置深度,根据猪舍的总荷载、地基承载力、地下水位及气候条件等确定。基础受潮会引起墙壁及舍内潮湿,应注意基础的防潮防水。为防止地下水通过毛细管作用浸湿墙体,在基础墙的顶部应设防潮层。
猪舍规格
一般深度8-8.5m,开间隔3-4m,长度50-70m(视地形而定),沿口(滴水)高度3.2-3.5m。
猪舍屋顶
屋顶是防止外界不良因素对猪舍侵袭的屏障。猪舍屋顶要求不漏水,不透风,保温性能好,排水便利,坚固耐久。修建屋顶的材料有稻草、石棉瓦、红(青)瓦、石板、铁皮、钢筋、混凝土等。猪舍屋顶多数是人字形或平顶形,人字形采用木材或水泥钢筋混凝土屋架,屋面盖瓦下是一层油毡和篾垫或纤维板等物。平顶用钢筋混凝土浇筑,务必要保暖防漏。新建的猪场还可以采用轻钢结构活动厂房,既经济,又耐用。
墙体
墙壁是建筑物的主体部分,保证舍内形成舒适的小气候,保护猪舍内不受外界气候急剧变化的影响。对墙壁的要求是要坚固耐用,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,并有一定的防火功能。建造墙壁的材料常用的有砖、石、木板及彩钢板等,其中砖墙应用最广。墙体主要分为:东、西山墙,南、北围墙以及舍内猪栏隔墙,在1.2m高的范围内为实砖墙,其上部为空斗砖墙。规模化养猪对种猪和成品肉猪群也可砌半墙,上面采用转帘。
地面
猪舍地面应满足保温性能好;有弹性,不硬也不滑,坚固、平坦;能防止土层被污水污染;易于清扫和消毒,有防潮与抵抗各种消毒药物腐蚀的能力;有适当的坡度,以保证污水能顺利排出。栏用双列式,中央设1.2m宽的通道,猪舍的地面要求坚实、不透水、平整、不滑、便于清扫和清洗消毒。另外地面应保持一定的斜度,以利于地面干燥,并作做防滑处理。
门
猪舍门窗供猪群出入,生产操作及通风透光之用。猪舍门的数量、大小和位置应满足必须保证猪群自由出入,便于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,同时还要考虑到机械化的实行。门是猪舍通风、透光和散热的组成部分,猪舍有5%~10%的热量通过门而散失,在温暖地区,可以设置栅门,便于通风;在寒冷地区,门的设计更是严密而保温。门的数量视猪舍面积大小而定,一般主猪舍两端的墙上各应设一门。若猪舍很长,在纵墙上还应设1~2个门。在通往辅助建筑物,如饲料间、出粪场及运动场的过道处也应设门。
窗户
窗户的位置,一般应是窗户与猪舍内角隅之间的距离必须相等,两窗之间的墙宽不应大于窗宽的2倍,一侧采光的猪舍,舍深不应大于窗户上沿至地面高度的2倍,窗户上沿到天棚的高度不应小于30~40cm,下沿到地面的距离,种公猪舍一般为130cm,母猪舍为110cm,肥猪舍为100cm。
走道
一般设三条走道,中间一条(1m),两边各一条(0.8m)。
运动场
规模化养猪一般不设运动场,但根据经验,空怀配种舍和育肥舍设运动场为好,运动场与猪舍宽度相同,长度2-3m。另外由于种猪舍每年至少要使用4~5个月,所以设计时必须考虑到种猪的运动问题,可设计一个种猪运动场。为了不增加封闭式猪舍的建筑面积,将猪栏与墙壁之间四周走道,设计成1.3m宽。
消毒池
消毒池应建在进出养殖场的大门,为4m×3m的消毒池,且每个猪舍的入口处,也要建一个1㎡的消毒池。
违背猪的生物学特性的建筑设计,正威胁着猪的健康,给养猪生产带来不良后果。只有规范的管理,采用现代化科技,才能在养猪行业立于不败之地,才会使企业利润得到最大化,才会使产品质量得到保障。